
標臣動態
VDSpher OptiBio 生物大分子液相色譜分離柱
反相液相色譜柱效高、分離能力強、保留機理清楚,是液相色譜分離模式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對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及酶的分離分析,反相液相色譜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反相色譜法是以表面非極性載體為固定相,以比固定相極性強的溶劑為流動相的一種液相色譜分離模式。反相色譜固定相大多是硅膠表面鍵合疏水基團,基于樣品中的不同組分和疏水基團之間疏水作用的不同而分離。在生物大分子分離中,多采用離子強度較低的酸性水溶液,添加一定量乙腈、異內醇或甲醇等與水互溶的有機溶劑作流動相。普通的反相色譜固定相,使用孔徑大于200-300A的硅膠鍵合烷基固定相較為普遍,聚合物基質的反相色譜固定相也有較多應用。
反相色譜中樣品的保留值主要由固定相比表面積、鍵合相種類和濃度決定,保留值通常隨鏈長增長或鍵合相的疏水性增強而增大,對于非極性化合物通常遵循以下規則:(弱)非鍵合硅膠 << 氰基 < C1(TMS) < C3 < C4 < 苯基 < C8 ≈ C18(強)。溶質保留值與固定相表面積成正比,普通載體(80-100)的表面積約為250-320m2/g,而300孔徑載體的比表面積約為60-90m2/g。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溶質在300孔徑(低表面積)色譜柱上的保留值大約為80孔徑色譜柱上保留值的1/4(60:250),小孔隙柱如高保留的C18柱或石墨碳柱有利于強親水性樣品洗脫。樣品的保留值也可以通過改變流動相組成或溶劑強度來調整,溶劑強度取決于有機溶劑的性質和其在流動相中的濃度。在反相色譜中,采用高溶劑強度、低極性的流動相時可獲得較低保留值。固定相的不同也可以導致選擇性發生變化,氰基、苯基、C8、C18等柱的選擇性有很大差異,一般應優先考慮C8、C18柱,然后是氰基柱,再次是苯基柱。
反相條件下,大多數蛋白質由于低PH、有機溶劑存在、溫度高于室溫和疏水鍵合相等綜合原因發生變性,這些化合物可能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獨立或動態平衡的形式存在,它們通過色譜柱的保留速度不同,導致譜峰展寬、變形、甚至出現單一蛋白有多個峰的現象,部分變性也易使蛋白在柱上聚集,造成被洗脫蛋白的回收率低和鬼峰。
反相色譜固定相表面烷基鏈長度對蛋白質的反相保留和蛋白質的活性回收有很大差異,烷基鏈越長(C8、C22、C30),固定相疏水性越強,為使蛋白質等生物分子洗脫,流動相合機溶劑的含量較高,疏水性過強,會導致生物分子的不可逆吸附和生物活性損失,因此短鏈烷基固定相(C4、C8、苯基等)在生物大分子分離中表現出優勢。對多數小蛋白,在低pH乙腈/水梯度下,用C3~C8色譜柱分離,使蛋白完全展開并避免聚集或沉淀,能夠得到理想的分離結果。
德國VDS Optilab色譜技術公司是具有31年開發和生產液相色譜柱經驗的企業,VDSpher OptiBio系列生物分離液相色譜柱是運用反相液相色譜分離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產品品種和優化的選擇更全面,達到和超越世界領先的Vydac公司同類產品。
VDSpher OptiBio生物分離液相填料
